重庆市气象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北碚区气象局 > 工作进展 > 本局工作

撒播科学种子 传承气象薪火——记重庆市北碚区大磨滩小学周刚

  发布时间:2021-08-27 12:47  

百叶箱 雨量筒 一支粉笔 一张黑板 三尺讲台,这是一位气象老师的“战地”。

2003年,31岁的周刚进入重庆市北碚区大磨滩小学工作,接棒气象科普辅导,这一干就是18年。他用青春陪伴了这所全国气象科普明星学校的发展,一起见证,共同成长。

大磨滩小学,是重庆市北碚区歇马的一所乡村小学,该校红领巾气象站于1975年建站,40多年来,气象观测数据从未间断。学校始终秉承“慧眼观气象风云,睿智铸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以气象科普教育为特色的发展之路,这和周刚“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坚持,以气象办学宗旨为初心

从接手气象辅导员开始,周刚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2点,都会带领气象小哨兵到学校的气象观测场进行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日常气象观测,并做好记录存档。之后,周刚指导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对气象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分析,用EXCEL设计月统计报表的制作、绘制月气温曲线图。

“我现在对气象特别感兴趣,除了每天的观测,我还会自己记录一些气象知识”气象小哨兵曾锦鹏随手翻阅着一本自己记录的气象笔记本。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这已经成为了周刚和小哨兵每日的“规定动作”,18年从未间断,他言传身教着孩子们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格。

周刚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入行以来,他就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从“门外汉”到“内行人”,周刚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一直琢磨着如何将科技知识与孩子们的特点结合起来。他牵头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因素及策略研究》《运用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基地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法与策略研究》《区域性水资源实践活动的探究》《以学定教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都是他努力交出的“成绩单”。

数十年如一日对气象科普、气象科技育人的坚持,周刚并不觉得辛苦,这是他的初心,坚持只为让气象科技的种子在一代代气象小哨兵身上生根、发芽。

传承,以气象科普教育为辐射

从程孟岳老师建立大磨滩红领巾气象站以来,气象科普教学的办学理念就一直传承至今,而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服务于社会则是周刚老师一直以来的追求,他让孩子们将所学气象知识、气象防灾减灾常识带回家,教给父母、传与邻居,并用于生产生活。

“气象科普不应拘囿于自我,辐射带动周边才是目的”周刚认为。在以他为中心的气象社团努力下,大磨滩小学除对口辐射北碚区滩子口小学外,还增加了朝阳小学、双凤桥小学等互动交流学校,这些学校都建设了校园气象站,向孩子们展示了天气现象的可感知、可预测,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为了更好服务于全校师生和当地居民,周刚发动学生从2017年开始进行每日气象播报,即使在暑假里,他也每天坚持指导孩子进行播报、剪辑和发送。20153月该校水质监测室正式投入使用,周刚又组织学生对家乡河—磨滩河进行每周一次的水质监测。通过长期的学习培训和观测实践活动,学生们养成了准确、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在观测学习的同时,他还组织学生参加大量气象科普实践活动,孩子们创作的气象科普小论文、手抄报、科幻画等获得了全国及市区级比赛的多个奖项。大量作品发表在《中国气象报》《气象知识》《少年先锋报》等杂志刊物上,他组织气象哨兵们进行了 “碧水磨滩,从我做起”、“观天地变幻,晓气象万千”“情系家乡河”“防震减灾,平安校园”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发展,以气象科技育人为延续

作为 “气象科普工作室”主持人,周刚制定研究主题,工作计划等。“在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工作室坚持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学习研修活动。正是像周刚等老师们的坚持为我们学校气象特色办学提供了根基”大磨滩小学的校长谢灵生说道,她也是气象科普工作室的成员之一。

 2018年,周刚牵头组织该校老师,结合科普教学实践,编写了新一版的校本教材《气象科技活动》,该教材在首届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观摩交流活动中被评为优异作品,在全国校园气象站经验交流会上也参与了交流和推广。之后,全套8册的校本教材《气象科技活动》及《气象谚语集锦》《二十四节气》等气象科普读本陆续付梓,现已投入各班教学。

在他的培养下,1000余名气象哨兵已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并成为骨干,其中不乏多位气象工作者和优秀的人民教师,周刚老师仍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播撒着科学的种子,传承气象科普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