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重要专题 > 重庆市气象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感悟

李良福:跳出一时一域“小气象” 做实全程全域“大气象”

  发布时间: 2023-05-11 10:35:55  

通过“党组中心组每月一次、支部每周一次、个人每天一次(学习强国平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重庆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学习,尤其是通过此次重庆市气象局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学习、研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实践充分证明的“‘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的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推动气象部门党员、干部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理解。开展主题教育,是推动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以气象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一刻不停推进气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气象力量”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理解。

但是通过学习“月、周、日”常态化学习和主题教育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学习、研讨学习发现自己在“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自己的学习仍需更加深入、学深悟透仍需更加努力、学习方式方法仍需更加丰富,尤其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的贯彻落实的站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例如,站在“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高度上谋划和布局防雷减灾工作还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还停留于传统的防雷工程性措施(防雷装置)的监督管理,而在雷电监测、预报、预警以及风险区划、普查、科普宣传等基础性非工程措施方面与暴雨、大雾、大风、高温等其他气象灾害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而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规定,气象部门审批的项目均为“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等五大防雷重点领域,雷电灾害风险大,安全防护要求高。迫切需要依法依规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社会单位、岗位人员等“四方”的雷电灾害防御责任。但是通过此次主题教育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学习、研讨学习使我对“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防雷减灾方面的科学内涵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发挥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综合监管责任方面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就是要针对雷电灾害因素直接造成或诱发的雷击森林火灾、安全事故以及雷电对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运行影响等的风险(可能性)进行监测、预报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对策措施,而雷电灾害因素形成的风险是否转化成雷击森林火灾、安全事故以及雷电是否对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运行产生影响等,就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关于“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3号文件)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企业主体责任”等要求、按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关于“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要求、按照《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7〕11号)关于“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重点扩大乡镇政府在农业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权限。”的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攻坚克难,进一步指导、督导、落实和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在防雷减灾属地责任方面的第二道防线作用”、“部门在防雷减灾属事直接监管责任方面的第三道防线作用”、“社会单位在防雷减灾具体事务主体责任方面的第四道防线作用”、“社会单位具体岗位在防雷减灾员工责任方面的第五道防线作用”,确保“第二、三、四、五道防线”与“第一道防线”在防雷减灾方面“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科学、及时地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杜绝雷电灾害风险向雷击森林火灾、安全事故以及雷电对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运行影响等方面转化,才能不断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又如,对标“监测精密”,从全局谋气象监测一域,以气象监测一域服务全局的高度上谋划和布局气象监测工作还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还停留于满足气象部门传统需求的“国家气象监测基础网”的谋划、规划、布局和建设,还未能按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监测精密”的国家气象监测网。但通过此次主题教育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学习、研讨学习使我对“监测精密”内涵的科学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密”就是要按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关于“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的精神,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观测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和“建立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和监督协调”等要求,进一步深化气象监测领域融合发展。努力构建满足气象部门需求的国家气象监测基础网(属于传统气象意义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监测方法和手段范畴)、满足其他行业部门需求的行业气象监测专业网(属于传统气象意义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监测方法和手段范畴)、满足社会单位需求的单位气象监测应用网(属于传统气象意义+非传统气象意义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监测方法和手段范畴)、满足科学研究需求和志愿者服务需求的科研与志愿者服务气象监测社会网(社会网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设施,可附带或增加具有气象意义的监测资料形成广义的气象资料的监测网,如汽车雨刮形成的降水等级资料、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可形成的气象资料、手机增加微型传感器形成的气象资料、公安视频天网可形成的天气现象资料,需要创新性大数据挖掘开发,属于非传统气象意义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监测方法和手段范畴)等“四网”融合叠加形成的国家气象监测体系。才能真正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局谋气象监测一域,以气象监测一域服务全局的高度上谋划和布局气象监测工作,不断提升气象监测精密水平,从而形成“监测精密”的国家气象监测网,为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保障“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进一步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等提供基础性、先导性支撑,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自己要以“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为契机,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忠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按照“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的要求,结合重庆气象工作实际,再认识、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重庆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局“质量提升年”行动部署以及《重庆气象十四规划》的具体部署,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守正创新”地实实在在跳出一时一域的“小气象”、扎扎实实做实全程(即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域的“大气象”,在深度融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一步推动重庆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为气象强国、强市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和有效保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