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重要专题 > 2018年世界气象日 > 畅所欲言

李永华:运用数据挖掘推进气候业务智能化和服务智慧化

  发布时间: 2018-01-31 15:13:00  

  记者:您是怎么理解智慧气象的? 

  李永华:智慧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气象现代化之路上的一面旗帜。智慧气象的本质不是新技术,而是以新技术为依托形成的气象业务、服务、管理、创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气象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新形态。智慧气象的五个特征是:无处不在、充分共享、高度协同、全面融合、安全可控。从不同维度通俗地讲,从气象部门内部看,工作需要的,业务系统先“想到、做到”了;跨出气象部门看,用户需要的,气象部门先“想到、做到”了;跨出气象行业看:人所需要的,智能产品先“想到、做到”了。从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来看,发展智慧气象就是要实现气象服务无微不至、无所不在,让人人、时时、处处都能享受到优质满意的气象服务。通过发展智慧气象,使气象信息获取将更加智能、精准、大众化;气象预报预测将更加准确、精细、多样化;气象服务将更加贴身、敏捷、普惠化;气象业务将更加标准、集约、信息化;气象管理将更加科学、精细、法治化。从现代信息技术趋势来看,发展智慧气象就是要实现实时的数据获取、智能的数据处理及开放的信息服务,以信息化驱动气象现代化。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大驱动力,全面发展智慧气象业务、智慧气象服务和智慧气象管理。 

  记者:您认为目前在市气候中心的相关工作中哪些方面体现了智慧气象? 

  李永华:近年来市气候中心正在建设市、区(县)一体化的重庆市气候业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信息数据自动获取、模型参数自动调节、气候产品自动生成、业务服务更加精细等功能,但离智慧气象的理念和模式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记者:请您畅想一下,未来市气候中心在气候服务领域,围绕发展智慧气象,将采取哪些措施? 

  李永华:未来,我们将经过不断的努力,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实时获取气象要素、经济社会数据、地理环境数据、遥感数据、相关行业数据等信息资料,优化重庆市气候业务服务平台(包括气候监测分析系统、气候预测系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气候预测、气候监测、气候资源评估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气候业务的智能化和气候服务的智慧化,实现平台的自我调适、有用信息自我发现、业务服务按需灵活组织,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气候服务的新需求。 

  我们将致力于推进气候业务智能化和服务智慧化。一是实现基于预测效果检验评估的智能化气候预测。对特定气候预测对象基于多个天气气候数值模式,多个大气、海洋、冰雪等物理因子信号的多个预测结果,根据预测效果检验评估效果,运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预测结果的智能化动态集成。二是利用CIMMIS及遥感、DEM以及行业经济社会等多源数据,利用基于实际效果检验的气候监测评价、气候资源评估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动态修正模型进行气候监测、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风险智能化评估。三是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气候服务产品,实现气候服务智慧化。通过政府渠道、社会信息分析等自动识别并更加敏捷地响应气候服务需求,通过开放的服务,让相关服务对象都能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气候预测、气候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服务,并在生产生活中获得较大价值和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