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建议提案办理发布机构:重庆市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日 2016年6月2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重庆市气象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0479号提案的协办意见(2015年)

市农委:

农工党重庆市委在市政协第四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构建农业生产环境数据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对协办该提案十分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协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主要工作

(一)农业气象数据资源建设取得成效。

一是完善了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全市已建成 35 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 1 个高空气象探测站、 5 个高山无人站、 4 个新一代天气雷达站、 2 部风廓线雷达站、 27 个 GNSS/MET 水汽观测站、 5 部微波辐射计、 5 部微雨雷达、 5 个雷电观测站、 4 部大气电场仪、 1924 个区域气象观测站、 30 个农田气象环境专业观测站、 55 个土壤墒情观测站。观测要素不断增多,时空密度不断增加,监测数据逐步向“立”、“密”、“专”方向发展,农业气象监测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气象为农服务数据库不断完善。完成玉米、水稻、油菜、柑橘、烤烟、大棚蔬菜等重点作物部分农业服务指标、农业气象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建设;绘制了 13 种主要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分辨率为 100 米× 100 米的市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集以及 34 个区县分辨率为 25 米× 25 米的区县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 7000 余幅;开展了以乡镇为区域单元的气象灾害普查,完成了 34 个区县 171 条中小河流、 572 条山洪沟、 12183 个地质滑坡点、 33 个泥石流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建立了普查数据库和气象灾情数据库,确定中小河流域、山洪沟、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阈值 9832 个;完成了暴雨洪涝、干旱、高温、低温、强降温、冰雹、雷电、雾、连阴雨、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目前不仅每天提供全市精细到乡镇的日常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还根据重要农事季节以及重要农事活动的需要,提供农业气象服务,形成了“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气象服务信息、农业干旱监测预报、农业气象服务简报、农业气象旬月报、土壤墒情侯报、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农业气象专题服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卫星遥感简报、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等 16 类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效益

一是为农服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组建了市级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农业气象卫星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与相关部门合作,探索吸纳高校、农业部门、农业企业专家 127 名,建立了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支持 93 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26 个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站,参与农业气象观测和利用气象信息为农服务;二是为农服务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农业气象观测、服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等服务业务流程;初步建成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具备了短临( 0-24 小时)、短期( 3 天以内),可分辨率为 9 平方公里的数值天气预报能力;初步建立了重庆市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和农林气象生态遥感监测服务系统;引进开发了重庆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业务系统、电视天气预报制作业务系统;建立了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在市农委、林业、国土、水利等 27 个市级部门建立了发布节点, 38 个区县建立了发布中心, 1359 个区县部门和乡镇(街道)建立了工作站, 接入预警显示屏 2647 台、专用预警终端 2380 台、农村大喇叭 6.6 万只,与 40 个电视频道、 6 个广播电台、 35 个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与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建立了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机制,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落实了 2.4 万名基层信息员,将 11 万余名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应急处置人员纳入预警信息发布、接收和联动范围,形成了“市—区(县)—乡镇—村(居)” 4 级预警联动网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能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三是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全市气象部门与 1007 个涉农企业、 2495 个农民合作社、 3041 个种养殖大户、 1229 个家庭农场,共 7772 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直通式”服务联系,建立了锦程、汇津台、土母、伟荣、金之灿等 60 户直通式服务示范户,以手机短信、智能手机应用端、电视节目等方式提供了优质稻、马铃薯、烤烟、蔬菜、茶叶、柑桔等农经作物及林业、渔业、养殖业的气象保障服务。四是农村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 8.10 ”暴雨应对中,开县岳溪镇工作站多次收到县气象局气象预警后向各村社发送警报,要求加强对危旧房屋和滑坡易发点监测,村干部强化巡查监测,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该镇龙王村许家坪发生整体滑坡, 459 间房屋完全垮塌淹埋,避免了 190 人的伤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气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助推农业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有关牵头部门打造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构建农村互联网信息主流门户、建设基层信息服务站、推进专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一是发展高分辨率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推进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精细化智能农业气象业务平台和农林生态气象遥感精细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提供有力的气象数据资源。

二是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技术。建立动态致灾临界阈值计算方法和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气候对农业、生态等领域的影响评估模型,加强气候影响的预评估、实时评估和事后评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保障水平。

三是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相关部门共同完善基层信息服务站、专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共同完善农村互联网信息主流门户,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实现“最后一公里”。

此函。

重庆市气象局

201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