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气象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 > 信息公开 > 公开文件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3-25 16:02  

  

 

 

  酉阳府办〔2018199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酉阳自治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1218

 

 

 

 

 

 

 

 

酉阳自治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全面实施《重庆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提升全县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重庆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以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为重点,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融入“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全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发展。始终把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领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增强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预防优先,综合减灾。高度重视减轻气象灾害风险,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及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响应等工作在减轻气象灾害风险中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科学应对各类气象灾害。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就近指挥、强化协调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按照不同气象灾害风险等级,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发挥组织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联动响应,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强化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依法履职,科学减灾。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法规政策和标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跃升,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水平。

(三)工作目标

2020年,建成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现代天气气候业务体系,不断提高预报预测水平,确保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接近我市先进区县并在渝东南地区处于领先位次;推动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30分钟以上,晴雨预报、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3%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全市同期上游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覆盖面达80%以上。切实发挥全县39个市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的创建成效;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应急准备规范化率达7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在综合防灾减灾中,气象监测预报先导作用、预警信息发布枢纽作用、风险管理支撑作用、应急救援保障作用、统筹管理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重大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明显降低,气象灾害损失与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进一步下降,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有效提升。

二、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一)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1.织密气象监测网,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进一步优化我县旅游景区、灾害易发区、重要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深度贫困乡等观测站网布局,构建完善自动化、标准化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实现云高、云量等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实现地面气象观测全要素自动观测监测;完成12个区域气象骨干站网改造〔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旅游局、县交委,相关乡镇(街道)〕

2.构建开放互联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大数据平台,着力夯实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以我县“三农”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气象、农业、水利、国土房管、林业、环保、卫生计生、公安、交通、安监、城市管理、旅游等行业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交换共享,依托我县“三农”大数据共享平台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在线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应用平台,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一张图”、预警信息传播“一张网”提供信息查询、风险研判、精准预警的多维数据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撑服务,为主要涉灾部门提供基础信息及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服务。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委、县水务局、县国土房管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卫生计生委、县公安局、县交委、县安监局、县城管局、县旅游局

3.发展无缝隙精准化智能网格预报,着力提高气象灾害智能预警预报能力。应用高分辨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和数值预报解释,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度、预见期和智能化水平。开展全球气候模式解释应用,不断提高气候监测和延伸期、月季年气候预测业务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科委

4.发展气象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着力提升行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支撑水平。根据相关行业防灾减灾救灾的需要,积极开展强降雨、高温、雷电、大风、大雾、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行业安全生产影响和致灾的机理应用,探索致灾临界阈值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强化气象风险影响评估分析,建立行业气象影响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动机制,提高安全生产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农委、县水务局、县国土房管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卫生计生委、县交委、县安监局、县旅游局

(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

1.建设新一代智能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升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水平。按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支撑”两大职能定位及“信息共享、研判支撑、智能发布、响应评估”四大服务功能要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构建一体化、智能感知用户和突发事件位置、快速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和全媒体快速推送的智能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及满足不同用户按需定制的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支撑灾害风险分析的协同研判平台、预警传播响应快速监测分析平台,实现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县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预警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政府应急办

2.打造预警信息权威传播渠道,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和通达深度。利用区域短信发布技术、地理位置数据信息和互联网语音云推送等新技术,应用预警短信、预警微信和预警APP,实现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和语音向公众的快速推送,打造预警发布权威渠道和品牌。推进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应急广播、电视、报刊、主流网站、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短信端口等传播资源对接,实现相关媒体及时、准确、无偿传播预警信息。加强农村、山区、景区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终端建设,消除农村预警盲区。〔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政府应急办、县经济信息委、县旅游局、县文化委,各乡镇(街道)〕

3.完善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工作网络,提升预警联动和响应水平。完善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部门和乡镇(街道)预警工作站运行机制,推进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向村级延伸,健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将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森林防火信息员或巡查员纳入预警工作体系并落实预警工作责任。建立提醒、预警、报警等短期、临近和实况相结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规范和流程,提高预警工作预见性和针对性。建立预警接收、处置和响应反馈工作机制,做好灾前巡查与应急处置,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成效。(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政府应急办、县农委、县国土房管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各乡镇(街道)

(三)人工影响天气智慧指挥作业体系

1.强化空中云水资源探测,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精准水平。强化云雷达、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等新型装备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监测识别水平和作业效果评估水平。应用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标体系和识别技术,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精准作业指挥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2.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综合效益。推进全县固定炮站标准化改造,实现全县标准化固定炮站建成率达100%,完善装备弹药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乡镇(街道)属地化管理,提高作业队伍管理保障水平。完善“五段式”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流程,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条件预报、监测预警、指挥实施、效益评估工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水平。加强与林业、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协调联动,及时、高效、安全、科学的开展人工防雹增雨,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发挥新一代智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完善装备弹药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四)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1.强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落实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责任。针对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灾害防御和安全生产需要,定期开展暴雨、雷电、大风、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地质灾害等衍生次生灾害的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和台账,制定一对一的动态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建立与不同预警等级配套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

2.强化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从源头减轻气象灾害风险。有关工业园区和其他特定区域在规划建设中,应结合我县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科学确定规划内容,并就气候可行性、气象灾害参数、空间布局等内容征求气象部门意见。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并根据论证评价意见,科学设定抗灾设防标准,满足气象防灾减灾需要。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城乡建委、县规划局、县发展改革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3.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规范化建设,夯实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发挥市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创建实效,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预警信息传播体系、群测群防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气象灾害敏感单位认定管理工作,落实企事业单位气象防灾减灾主体责任,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水平。完善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机制,提升社区气象灾害的自我防范和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民政局、县国土房管局

4.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素质。将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开展中学生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竞赛,打造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资源库,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周”等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政府应急办、县国土房管局、县教委、县民政局〕

(五)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

1.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属地责任。强化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属地责任,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规定保障所需资金。县应急、发展改革、农业、水利、国土房管、林业、城乡建设、交通、环保、安监、消防、城乡规划、城市管理、教育、气象、通信等部门应依法做好相关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履行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处置、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协助灾情调查等职责。责任单位: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

2.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水平。结合行业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需要,建立完善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联合会商、联合发布预警、响应反馈和舆情协同应对机制,形成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合力;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监督检查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对气象灾害敏感单位落实气象防灾减灾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志愿者、志愿者组织等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

3.贯彻落实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法规标准,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水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重庆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相关标准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指引作用。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政府法制办

三、实施五项行动

(一)城市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1.提高城市天气应急准备能力。建立精细到村(社区)的智能网格化预报,开展暴雨、高温、雷电、大风、大雾等城市高影响天气的快速响应、分区预警、避灾指导工作。推进城市社区构建“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针对性响应”的综合防灾减灾服务机制,提高社区和公众灾害防御自控管理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民政局、县国土房管局,相关乡镇(街道)

2.提高城市天气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城市“生命线”及景区、重点社区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开展暴雨内涝、大风、雷电、大雾等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性天气防范能力。推进建立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预警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城管局、县水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3.提高城市气候适应性能力。开展城市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准确识别城市气象灾害敏感区域及敏感点,针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为城市气象灾害韧性设计提供依据;针对城市交通设施、市政环卫设施、城市能源设施和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服务保障。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规划局、县城乡建委、县城管局、县交委,相关乡镇(街道)

(二)乡村振兴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1.强化脱贫攻坚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帮扶浪坪乡、车田乡加快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系统、预警视讯系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群测群防队伍和气象灾害风险隐患防范机制,提高乡镇防灾减灾组织指挥能力。开展贫困地区精细化风雹雷电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监测预警及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的气象风险预警,及时通过农村大喇叭、手机短信及其他手段向辖区贫困群众推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科普信息,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

2.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开展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绘制精细到乡镇(街道)的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建立精细到乡镇(街道)、重点林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小河流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乡镇(街道)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村(社区)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提高全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农委、县城乡建委、县国土房管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各乡镇(街道)

3.强化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推进青花椒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主要粮油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试验,建立农业气象大数据和不同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依托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基于位置和作物种类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及时向农户推送针对性的预警信息和专家建议,提高农户应对气象灾害的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农委,各乡镇(街道)

(三)重要生态屏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1.强化气象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防御。建立基于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员信息和气象观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在内的地质灾害防治气象大数据。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降水关系研究,建立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短期和临近预警机制及风险预警提示机制、地质灾害巡查速报机制,提升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国土房管局,各乡镇(街道)

2.河库气象灾害预警预防。针对我县境内河流,开展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应用洪水和面雨量年度趋势预测及短期预报平台,面向各相关机构和责任人提供流域气象监测实况及强降雨预警信息。健全河库管理体制,推进“一河一策”“一库一策”的气象支撑。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街道)

3.重要生态系统的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相关信息及气象数据共享,充分利用气象卫星和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对森林干旱、森林疑似火点、湿地系统、石漠化、生态红线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和预警,建立山、水、林、田、草等生态系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管控机制,探索生态保护的气象保障新途径,强化生态安全保障。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各乡镇(街道)

(四)交通和能源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1.强化重要水域航运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开展乌江、酉水河、阿蓬江在我县通航水域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绘制航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在重点航段建设气象监测站网,提高重点航段的暴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和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健全气象信息联动机制,建立完善航行安全气象灾害风险管控机制,强化恶劣天气条件下航行安全管控,提升航行气象防灾减灾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交委,相关乡镇(街道)

2.强化道路交通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推进道路交通气象监测网站建设,提升道路交通暴雨、大雾、横风、道路结冰、路面高温等恶劣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完善道路交通恶劣天气管控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强化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管控,提升全县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交委、县公安局、高速公路第三支队四大队,相关乡镇(街道)

3.强化能源安全气象灾害防御。强化主输变电网沿线大风、暴雨、电线积冰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电力气象预警工作机制,强化灾害性天气条件下的电网安全运行调度管理,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经济信息委、县供电公司

(五)全域旅游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1.强化旅游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开展2A级以上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隐患排查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旅游气象灾害易发区、重点防御区域加密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应用旅游气象大数据服务平台,提高景区暴雨山洪、风雹雷电、高温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落实景区气象防灾减灾主体责任,建立景区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预警设施和配套安全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气象风险防范水平。〔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旅游局、桃花源旅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2.强化气候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重视发挥“中国气候旅游县”国家气候标志品牌效应,深度发掘利用我县更高质量的天气气候景观资源、立体气候资源、气象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气候资源,建立全县气候旅游资源基础数据信息“一张图”。进一步强化与文旅、农旅深度融合,推进市级生态气候旅游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气候宜人美丽乡村,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牵头单位:县气象局;配合单位:县旅游局、桃花源旅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领导,统筹解决本辖区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二)强化部门合作。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形成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合力,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局和县发展改革委要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投入的新途径,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化水平。

(四)加强监督检查。要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本辖区、本行业、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县气象局要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工作检查情况,推动工作责任落实。

 

 

 

 

 

 

 

 

 

 

 

 

 

 

 

 

 

 

 

 

 

 

 

抄送:县委各部委,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

县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12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