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重要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市局要闻

气象之“大” 唯行“千里”者知

  发布时间: 2020-04-30 10:54:15  

“千里”“广大”相加是重庆,“行千里,致广大”不仅是重庆这座城市的价值定位,同样也是重庆气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重庆市气象局坚持“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的发展思路,推动气象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在更广阔的天地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大革新:汇聚智慧力量撬动发展全局

3月25日凌晨,一道道闪电,滚滚雷声,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在重庆多地轮番上演。而这一切,早已被气象部门精准捕捉,预警信号提前数小时发出,雨量较大地区针对性发布了0-2小时强对流天气警报。在突发的气象灾害面前,气象预报精准与服务及时,得益于重庆市气象局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实践中不断突破。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完善,重庆市气象局倾力打造的智慧气象“四天”系统已在多次天气过程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中展示其强大的实力。相比传统预报,人工智能对0-2小时20dBZ以上雷达回波预报准确率提升40%,预警信息发布速度由每秒160条大幅提高到每秒3000条,可将预警信息发送给160万预警责任人,发送时间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9分钟左右。“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如同四部引擎,形成了以大数据为链条,推动重庆气象业务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强大合力。

创新无止境,“四天”系统的触角也在不断延伸。翻开重庆市气象局智慧气象建设的进度表,更可窥见其前进的步伐:加快构建1-3公里分辨率、逐时快速更新同化的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技术体系;建立0-10天时空分辨率为1-3小时、1-2.5千米的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业务;开展长江航道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建设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智能气候监测分析模块;搭建气象服务大数据平台,全面覆盖影视、微信、微博、网站等服务渠道,深度融合航运、航道、高速、航空、旅游、能源等行业……智慧气象撬动的,不仅仅是行业的发展,也让气象工作比以往更深刻地楔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

聚变之下,业务流程再造、各项改革并举成为必然。与此同时,随着与互联网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更多的跨部门合作也正在往更深层次推进,重庆智慧气象能量充沛,蓄势待发。

大格局:加强气象支撑服务乡村振兴

4月以来,铜梁区气象局对全区区域自动站、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尤其是各个村级预警工作站进行“把脉体检”,它们肩负着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也是灾难发生时,挡在老百姓身前的“第一道防线”。

结合扶贫工作,重庆气象部门已建成1963个村级预警工作站,实现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全覆盖。2020年起,重庆市气象局还将联合市农委,共同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批具备精密监测、预警服务联动、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推广功能的预警工作站。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考卷上,重庆市气象局书写的远不止此。安装于农户手机里的“农业气象通”APP可免费自动提供基于农田位置的个性化农业气候、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与专家互动咨询的智能服务。借助重庆市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平台,农业生产实现了物联网监控设备、农田小气候监控设备的实时监控。2020年,江津国家级花椒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创建,柑橘、榨菜等5个市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到2022年,重庆还将建成80个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按需定制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将覆盖全市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方面是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脱贫攻坚服务保障各项举措的“下沉”。重庆气象部门选派了33名干部职工驻村扶贫,重点助力深度贫困乡镇精准脱贫。公益岗位+产业扶贫双管齐下的措施,托起了更多贫困户的“致富梦”。

3月16日,酉阳县浪坪乡的贫困户赵泽英有了一份新的兼职工作——负责设在其家附近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基础维护,该站是市气象局2019年为提升扶贫工作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而建成的扶贫站。为确保对口帮扶贫困户就近就业,从今年2月开始,市气象局在就业扶贫方面积极拓展思路,计划逐步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各设置至少一个此类公益岗位,让赵泽英这样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参加工作的贫困户新增一份稳定的收入。在赵泽英所在的浪坪乡,市气象局还建设了2000亩优质稻示范基地,2019年实现平均亩产678.4公斤,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大融合:深挖气候资源拓展无限可能

“5日到7日星云相伴,8日流云遮星。”2019年8月,通过对天气情况、云层厚度、能见度、空气质量等多种要素分析计算,星空预报在重庆酉阳新鲜出炉。七夕到酉阳去赏星即刻成为许多游客的热门首选。

星空预报是重庆气象部门探索开展气象景观预报的有益尝试,也是深挖优质气候旅游资源,积极推动立体气候资源向旅游资源、养生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转化融合的一个缩影。农旅融合、林旅融合,重庆丰富的立体气候资源,成就了一个个春赏花、夏消暑、秋观叶、冬玩雪的旅游康养胜地。在前期基础上,2020年,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规划方案纳入全域旅游规划,正在推进建设的8颗“大珍珠”气象主题公园、29颗“小珍珠”气象旅游景点,将赋予优质气候资源新的内涵,有望成为地方经济新的绿色增长极。

近年来,气象部门推动多个优质气候品牌成功创建,“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气候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康养地”“中国气候好产品”等品牌纷纷花落重庆。其品牌价值日趋凸显,在黔江,近两年旅游接待人数都保持在40%以上增速;在城口,马蜂窝数据显示,过去3年间旅客关注度持续上升;在巫山,一颗小脆李成就了致富大产业,2019年产值达8.3亿元。

志行千里,方见世界之大。在“做实大气象”的道路上,重庆气象部门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在重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之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气象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