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气象科研所大力激发科技创新和人才活力,推动重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研所青年同志多,青年理论小组有20人,占职工数58%。近年来,科研所积极发挥青年理论小组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大、“五四”青年节座谈、党建促科研等,开展“党建引领 扬帆起航-科研所青年发展沙龙”,充分激发年轻同志干事创业精气神和主动成才的意识。
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同时,科研所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资源。业务人员全部统筹参与市局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和农业气象3个创新团队,每人明确2-3个研究方向,同时确保每个研究方向有2-3名骨干,形成技术攻关小组。17人次入选中国局系列业务技术攻关团队,分别加入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数值预报国省统筹研发、长江经济带数值预报联盟、全国卫星遥感真实性检验、全国生态气象观测技术等攻关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针对数值预报技术门槛高的问题,科研所积极探索“导师制”培养,为新入职人员明确导师和数值预报研究内容,再读“数值预报研究生”。同时,为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科研所敢于给年轻同志“压担子”,市局科研项目优先让年轻骨干担纲,紧扣市局系列业务能力实施方案,激励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年轻骨干11人作为负责人承担申报市局科技攻关项目7项。2022年积极牵头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部级14项。
在人才交流方面,科研所一方面加强人才常态化交流培养,2022年对外人才交流锻炼9人次,占职工总数的26%;一方面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技术交流合作,形成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指导专家每2周一次定期交流机制,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指导下开展卫星资料同化,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闪电资料同化,派年轻骨干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学习交流合作。
围绕数值预报、生态遥感和农业气象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所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平台作用,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江津农试站科研试验融合管理,明确所长负责,固定首席科学家以农试站为家,强化农试站科研试验管理。
多项举措迎来硕果累累。2022年,科研所新获主持立项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6项;获省部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项,荣获中国局十三五科技成果评价“良好”2项,重庆市气象部门科技工作奖2项;科技论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连续2年翻番,职工新入选市局“两江之星”气象英才计划4人,获个人奖励12人次,完成博士后出站2名,新进站博士后3名,农试站业务人员获奖励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