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重要专题 > 2020年全市气象局长会议 > 动态新闻

回眸2019:群策群力 以优质的气象服务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0-01-18 17:48:36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也是重庆气象事业开拓奋进、砥砺奋斗的一年。回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国气象局、重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第四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部署任务,坚持“高质量高品质发展”“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自觉将气象工作放在国家和地方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和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9年,在重庆市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气象部门群策群力,以优质的气象服务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气象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强化政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庆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加强新时代部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市气象部门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专题学习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相关文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和第二批主题教育满意度分别为97.8%98.2%;强化组织队伍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完成12个单位的常规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强化作风纪律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助推中国气象局和重庆市政府第四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召开并签订共同推进新时代重庆气象现代化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实施“六大工程”;服务保障重庆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一系列气象行动方案陆续出台、落地实施。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推动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28个区县政府印发防灾减灾救灾气象行动方案;与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签署合作协议;为做好汛期气象保障服务,全市气象部门严密监测、准确预报预测、及时预警,做好了汛期气候预测、13次区域性暴雨和过境洪水等气象服务保障;全市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街道)新建86个、标准化认证率达92.7%;与重庆警备区、驻渝部队、武警部门等合作,气象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成绩。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全力打造“天枢”智能探测、“天资”智能预报、“知天”智慧服务和“御天”智慧防灾的“四天”系统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建立空间分辨率3km,预报时效96h的高分辨率集合数值预报系统,智能网格预报时空分辨率达到1-3h1-2.5km0-2h短临预报准确率AISWAN提高40%以上,月气温和降水AI平均得分均高于发布预报;全市高速公路和重庆境内长江航道实现气象预警和气象导航服务;智慧气象建设成果精彩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和百度云智峰会。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强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气象保障。助力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选派33名干部职工驻村扶贫,投入扶贫专项资金 1760万元,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4个贫困县实现贫困村预警工作站全覆盖;开发精细化农业气象预报产品40余种,建成5个国家级、21个市级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区县;打造优质气候品牌,巫山脆李、江津花椒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铜梁、巫山、石柱、云阳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石柱等12个地区获评“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评定“重庆气候清凉避暑地”“重庆气候养生地”17个,“重庆优质气候农产品”23种。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落实试点工作,加快建设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20192月,重庆三峡地区成功获批首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地区,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工作要点和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12个区县成立了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参与重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调研,普查气象旅游资源383个,初步完成《重庆三峡气象旅游资源评估报告》;突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千年文化”“两大本底”,深入挖掘五大优势气候资源,重点打造8颗“大珍珠”气象主题公园、29颗“小珍珠”气象旅游景点。

这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突出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气象法治建设和科学管理工作。强化气象法治和标准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气象改革,公布实施《重庆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在编1部国标、2部行标、10部地标,6项气象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市政府网审平台,精简取消15项证明事项,全年受理行政许可316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建成市区县两级一体化防雷安全管理平台,建立3009家防雷重点单位“一张图”,实施全市防雷检测资质单位信用管理,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回首2019,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绩显著,交相辉映。

展望2020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