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市局动态

早预警、早行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 2022-03-23 09:24:20  

——纪念2022年世界气象日


2022年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水文气象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旨在强调气象、水文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极端重要意义,提示公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关注灾害预警,做好准备并能够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采取行动,以此拯救生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发布的《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1970-2019年)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图集》显示,在过去的50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危害占所有灾害的50%、占所有报告死亡人数的45%、占所有报告经济损失的74%。但同时,近年来随着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广泛应用,世界范围内因灾死亡人数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年5万多人下降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到2万人。因此,早预警、早行动,准确预报,科学决策,是各国气象工作普遍追求的目标。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重庆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根本方向,以更好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战略定位,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战略重点,以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战略任务,以推动重庆气象事业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为战略目标,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乡村振兴、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等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努力做到预警早。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消息树”作用。目前我市能够提前40分钟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气象预报逐步从传统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延伸拓展,建立了精细到街道的暴雨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有力支撑全市暴雨灾害防御分级分类指挥调度。

努力做到预报准。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步伐,大数据智能化在气象业务体系中深度运用,初步建成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第一道防线”智慧气象业务系统,为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市预报空间分辨率细化到2.5公里、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90%。

努力做到发布快。早在2011年,重庆就创建了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自然灾害预警预防和应急联动体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完善,已形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9个部门29类预警信息,预警短信发布速率达3000条/秒并可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精准定向发布,在自然灾害防御、疫情防控、生活生产安全提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努力做到覆盖广。通过1个市级、41个区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全市709个部门、1030个镇街(覆盖率100%)、8146个村社(覆盖率73%)、36076名防洪“三个责任人”和地灾“四重”网格员发布预警信息或应急处置信息,实现重大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同时,通过电视台、电台、手机短信、预警终端机、有线电视机顶盒、网站、APP、电子显示屏、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公众号、应急广播以及各社会主流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广泛发布预警信息,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96.3%,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2.6分。

努力做到举措实。目前,我市基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形成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和“市-区县-乡镇-村社-组-户”的六级预警发布传播体系。建立以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推动教育、公安、规划自然资源等15个行业领域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标准,建立安排部署、预警动员、隐患排查、应急准备、巡查值守、督促落实的六步预警响应流程。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联动处置、效益评估等各项工作举措落细落实,为护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十三五”期间,全市因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较“十二五”期间减少23.8%;2020年,綦江区遭遇近80年最大洪水无一人伤亡;2021年,面对22次强降水、8次降温降雨(雪)过程,全市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较2020年分别大幅减少55.3%、82.4%。

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和作用虽不断凸显,但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气象防灾减灾任重而道远。早预警、早行动,汇聚各方力量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部门责无旁贷。

(来源:《重庆日报》,作者系重庆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顾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