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新闻动态 > 市局动态

【“两江之星”气象英才系列报道】杨世琦:风云卫星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 2021-03-25 16:22:03  

杨世琦入职重庆市气象局以来,一直从事省级卫星遥感业务、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十几年的潜心研究,让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稚嫩小姑娘成长为了重庆市气象部门最年轻的女性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收获皆来自于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坚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谈起自己的日常工作,杨世琦笑着说道,“卫星遥感,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科学,我只是一个执着走这条路的普通人。”

时间退回到2008年,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刚刚步入业务应用,以气象卫星为主的遥感应用服务还属于“非主流”,那时,重庆只有2名业务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建设,杨世琦与同事结合本地需求,逐渐建立起了森林火险监测、植被监测、干旱监测、城市热岛、生态质量评价等业务。随后的几年中,她先后主持开发了农林气象遥感监测服务系统、重庆市雾霾监测业务平台,参与开发了山地城市热岛效应降尺度与分析系统,相关遥感业务产品已覆盖到区县。

当前,大国重器风云卫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重庆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也紧跟步伐不松劲。2016-2018年,重庆风云三号、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先后完成规划设计及建设,葵花8号卫星接收处理系统搭建完成。原本以遥感应用为主业的杨世琦,顺势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多云雾复杂地形下卫星遥感的关键技术研究。

应用研究成效往往需要漫长时间的检验。几年前,杨世琦就和同事们基于MODIS数据,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时间序列等方法开展了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确定了适合重庆的干旱监测模型,开发的“重庆市干旱遥感监测系统”应用到业务服务中。2019年开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她们又结合辐射、GNSS-R等地面观测数据,开展重庆市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研究,通过对地表温度卫星数据的重建,开展重庆干旱监测评估,力求提高卫星影像的使用率,扩大连续多云雾地区干旱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坚持不懈的努力带来了收获,围绕干旱卫星遥感综合研究,杨世琦及团队先后获得重庆市气象科技工作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陆续发表了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作为重庆市气象局卫星遥感与生态气象创新团队牵头人,杨世琦带领这个年轻的团队先后申请到省部级项目5个,除了负责制定团队研究方向、项目提炼、目标考核等工作,以及促进团队工作开展及成果转化应用的同时,她还发挥专业特长指导有关高校研究生和区(县)业务骨干开展大气环境、干旱监测、农业气候区划等方面工作研究,指导完成论文10余篇。

开展研究性业务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推进应用。作为重庆市区县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项目的主要执行人,几年时间里,杨世琦组织开展了气象要素空间化方法研究,带领团队完成了重庆全市34个主要涉农区县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制作了精细化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及农业气候区划图8000余幅。重庆市气象局《2018年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方案》印发后,杨世琦及其团队对重庆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进行了更细致的农业气候资源详查,组织开展了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建设,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支撑。

2次重庆市科技进步奖、5次重庆市气象科技工作奖、重庆市气象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直机关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气象局“第七届西部优秀年人才”,这些是对她努力的褒奖。2020年,她更是入选第一批重庆“两江之星”气象英才计划,获最高层次的第一梯队“两江之星”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其实也挺心虚的。”杨世琦表示,将化压力为动力,力争和团队一起,做出更多的成绩,为重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