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党的建设 > 精神文明

【“两江之星”气象英才系列报道】刘晓冉:延伸半径 扩大知识的圆

  发布时间: 2021-03-15 17:35:00  

2020年,一项“一本报告管全域”的改革试点在重庆自贸区渝北片区全面铺开,包括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内的8个专项报告率先纳入了试点。企业不再需要逐个环节购买中介服务,单项评估环节可节约1-6个月左右,审批环节可节约10天左右。“省时省力又省心。”享受到此项便利的“中国西部水果智慧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对这项改革赞不绝口。改革背后,离不开重庆市气候中心科研力量的加持,也倾注着重庆市气象局智慧气候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刘晓冉的心血。

2017年,刘晓冉到市气候中心担任副主任,他发现,重庆本地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尚且是一张白纸。于是,围绕CFD和城市微尺度精细化数值模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应用气候的核心技术,刘晓冉牵头搭建起具备基于数值模、GIS和概率极值等多种手段的技术团队,尤其是建立30m分辨率的城市微尺度数值模拟技术,提升了应用气候评估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在参照原有的国标标准基础上,刘晓冉主持制定了重庆市地方标准《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2018年12月,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重庆市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整体评价工作规程(试行)》,有效规范指导重庆市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2019年,他抓住机遇,在全国率先推进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在重庆落地,之后他又主持开展了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渝北版块等6个园区的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尤其是针对重庆复杂地形,将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园区局地范围的气候评估。此外,《山地型城市住宅区风环境定量评估技术研究》《面向通风廊道规划的重庆主城区通风环境评估预研究》等研究也正在实施中,着力拓展重大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领域,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科研成果支撑。

工作多年,刘晓冉科研成果丰硕,他博士期间主持完成的《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水资源的影响评估研究》,对重庆及三峡库区极端天气气候事实及未来趋势预估分析,研究成果参与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另有多项科研技术项目在他主持下完成,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还带出了一个勤于钻研、学术过硬的团队。

“做的事情越多,遇到的综合性和复杂的困难就越多,知识结构就像一个圆,我们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就会想要再去把这个圆的半径扩大,获取更多知识。”刘晓冉认为,科研团队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非常必要,他要求大家多看国内外专业资料,把握研究方向前沿,开拓思维。并为团队的每一个人设定了一个主攻的方向,手把手指导,还经常鼓励团队成员“走出去”。朱浩楠作为团队核心,就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南京大学学习边界层微尺度气候模式,以解决课题中的核心问题。

多年努力,聚沙成塔。这个优秀的科研团队获重庆市气象局气象科技工作奖4项,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项,获得2019年度重庆市气象部门嘉奖集体。科研能手脱颖而出,2020年,刘晓冉入选第一批重庆“两江之星”气象英才计划,获第一梯队“两江之星”称号,朱浩楠获得了重庆“两江之星”气象英才“青年新秀”,许多年轻人也已成为科研骨干,工作中非常出色。2019年,重庆市气候中心获得全国首批气象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最高的AAA级。

2020年,刘晓冉调任市气象科研所副所长,他将带领一支36人、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年轻团队迎接更多挑战。 

“儿时听过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大漠戈壁搞科研的故事,我就被深深打动了,如今回头看,当年那些播撒在心里的种子给了我强大的力量,指引着我去追求,继续走在科研的路上。”刘晓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