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党的建设 > 精神文明

向阳而生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记乡村振兴践行者晏晟珈

  发布时间: 2021-04-13 17:10:00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位于彭水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68公里的梅子垭镇两河村是一个云雾环绕,青山黛水的灵秀之地。但这个地方却因其地势特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直被列为贫困乡镇。

而如今,这里家家户户的住房敞亮干净,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水泥路修到了田埂边,整洁的村道两边绿植茵茵,处处透露着生机勃勃的气息。而这一切,与气象部门的扶贫干部辛勤付出有很大关系。

“要想让贫困群众把你当家人,自己得先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融入到群众中来”这是彭水县气象局的驻村扶贫干部晏晟珈经常说的,而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两河村山高坡陡、土地并不平整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农产品,路不好走,生活困难。2017年,一个偶然机会,76岁的贫困户任大平从一个专业养蜂的朋友口中得知,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任大平从网上学习了基本的养蜂技术和传统养蜂方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却因没有钱来作为启动资金而搁置。

晏晟珈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他翻阅了相关的政策,与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帮助他申请了一笔7000元的补贴。

“这笔钱的作用太大了,我们用它买了30个蜂箱,太感谢小珈了。”有了启动资金买了蜂箱,晏晟珈时常上门搭手,帮助老人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建起一个小型的蜂场。如今,任大平每年光卖蜂箱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这样一位老人让晏晟珈非常钦佩,因为他的精气神完全不输年轻人。

“他养过峰、养过珍珠鸡、种过百合、种过柚子树……你别看他年纪大了,干起活来劲头十足。”晏晟珈说起任大平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赞扬,他说老人很有智慧,他从中学到的人生哲学不止一星半点。

2020年的夏天雨水异常的多,任大平的百合收成不好,亏了不少,一时愁眉不展。

晏晟珈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建议老人家养猪,在充分尊重任大平个人发展意愿情况下,晏晟珈为任大平他申请了补助金10000元,并帮助他先行建起猪圈,发放猪仔,解决养殖前期困难。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畜牧站的技术人员为任大平一家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自此,彭水县任浪生猪养殖场如火如荼的开了起来。

“一个小猪崽能卖2000元,长成的成年猪一头也能卖7000左右,我们的猪还是吃熟食长大的,价格更高。”说起收益,任大平显得特别高兴,如今他的儿子看家乡的政策好,产业发展也是如火如荼,今年没有外出打工,与父亲一起经营养猪场。

任大平只是两河村的贫困户之一,他生活的改变也仅仅是两河村的一点,而两河村的改变还要从最初说起。

2017年,晏晟珈初来乍到,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逐户走访,摸清每户的具体情况,并对家庭条件困难,未进入贫困户的家庭,在动态调整期间按程序纳入贫困户管理。

这样细致的工作,让他将每一户家中“鸡毛蒜皮”的所有都囊括在心中。

在两河村1组,晏晟珈以实施金果林项目为契机,采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的方式推动精准扶贫。

目前,该模式产生的效益是按照龙头企业2成、集体所有2成、农户6成的比例进行分红,先后为60余户农户300多人解决了实际问题,其中包含17户建卡贫困户。现在,合作社果林面积已达380余亩,就近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发展这个产业初步预计能够为每户农户增收上万元,可以说,我们的扶贫已经从‘输血式’转变成为了‘造血式’,也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晏晟珈表示,通过在合作社基础上为1组规划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加快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除此之外,他结合当地实际,针对缺少产业、大部分农户只能外出务工、部分年长或在家带孩子的妇女没有就业条件等情况,结合苗族自治县特色,在两河村举办“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彭水苗绣两河村提高培训班”,培训合格后可在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就业,也可在家刺绣补贴家用。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具体的方案措施,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大力发展产业,切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晏晟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