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气象局 > 党的建设 > 精神文明

【气象人先进事迹】把梦想深植于服务之中——记全市气象部门先进青年典型余佳

  发布时间: 2019-06-25 14:23:05  

 2009年7月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余佳,现任重庆市黔江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参加工作以来,他时刻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为出发点,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勇挑重担,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勇闯初关,迈出事业的一小步

  初到单位,余佳在气象测报、预报岗位短暂实习了三个月之后,便开始独立承担气象预报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差距,一时难以将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难道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都白学了吗?”他的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不过,他不甘于如此,“一定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自己所学所长推动工作进步”的决心扎根心里。于是,他经常向老预报员请教问题,认真总结每次过程,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发挥专业所长,锲而不舍的努力终有回报,他获得了“2010年全市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优秀奖”。参加工作仅仅1年就获得了全市性表彰奖励,既体现了过硬本领,又展现了自身价值。

  任劳任怨,坚决啃掉硬骨头

  一年后,余佳调整到装备保障岗位。在新的岗位上,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知识、新的要求,他深感压力巨大。与之前在室内做预报工作相比,装备保障工作主要在户外,工作艰苦程度倍增,顶烈日、冒雨雪、爬山头、钻草丛,手提肩扛设备,抢修故障气象站已是家常便饭。面对这种压力和艰辛,他丝毫没有放松,而是努力学习新知识,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了自动站正常运行。近年来,黔江区自动气象站传输质量均位于全市前列。特别是山洪项目实施以来,山洪雨量站建设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落地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他丝毫没有怨言,冒着高温酷暑,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进行自动站选址。安装自动站时,由于站址大多都选在高山地区,车辆无法抵达,他就扛上设备和工具,往返车辆和站址之间。每安装、调试完一个自动站,他就像洗过“桑拿”一样,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两年多时间里,他总共完成了60个自动站建设,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心系百姓,护航一方安全发展

  在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同时,余佳还负责人工影响天气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人影工作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作用明显,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每次天气过程,他都坚守岗位,严密监视天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适时指挥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他办公室的灯经常通宵亮着,只有等到雨势平稳后,他才能放心,那时通常已是凌晨三四点。即便是通宵值班后他也很少休息,因为还需要立即整理信息,统计作业情况,查看是否产生灾情,并做好宣传报道。领导和同事心疼他,让他早点回去休息,他往往憨厚一笑、婉言谢绝。除了在办公室指挥作业,他还经常与移动火箭车作业人员一起坚守野外,每次坚守就是一晚上。虽然野外蹲守条件艰苦,天气闷热、蚊叮虫咬,但当一发发火箭射向天际,雨水顺势而下时,再多的苦累都跟雨水一起汇成了幸福的源泉,在他的内心流淌。

  2014年,余佳被提拔为人影办副主任。他强化管理,进一步厘清人影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机制,保障人影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效益化;组织编写了《黔江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资料汇编》,加强了人影规范化管理;牵头制定了《黔江区人影工作专项奖励制度》。为了固定炮站标准化建设,余佳顶着酷暑评估炮站选址,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到现场督促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了黔江区5个固定炮站标准化建设。为了提升人影科研能力,他主持申报了市局青年基金项目《黔江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方法的探究》,为科学准确地开展黔江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探寻方法。

  再迎挑战,探索服务新领域

  2017年,余佳到了气象服务中心。在这里,他一如既往踏实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各级部门和专业用户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和信息。面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他努力汲取新知识,不停地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与此同时,他又在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上开始了新探索,完成了猕猴桃智慧气象保障系统项目的初期建设。

  多年来,余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价值。工作8年来,6次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1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是新时代的青年好榜样、党员好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