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气象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江津区气象局 > 信息公开 > 公开文件

重庆市江津区气象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2024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27 15:57  

按照《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江津区创建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要求,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工作部署,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

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和全局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制定印发《江津区气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我局还将法治建设工作与自身党风廉政、气象科普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实施,为抓好法治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根据每年法治政府建设计划和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通过邀请区委讲师团授课、市局统一学习,结合主题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宪法宣传周”、职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研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服务保障江津事业发展的思路举措,有效有序的开展本局法治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学习。通过门户网站、微信等形式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论述,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执法人员通过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在执法过程中大力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开展全程说理式执法,将普法工作与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相结合,取得较好实效。

二、主要成效

(一)续改革,加强行政审批办理

一是按照市气象局、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我局共有行政权力事项21项,已全部进入江津区政务服务网审平台办理,并按要求做好气象行政各类审批事项。二是积极与市局法规处衔接,梳理审批流程,审批服务等事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气象行政审批工作。三是在平台业务数据基础上,压缩审批时限,压缩比例由原来的50%上升到86.5%,即办件比例达到75%,全程网办比例100%,平均跑动次数0-1次,材料压缩比达到25%,达到了四减一办的要求。全年办理审批16件,无投诉和差评。今年推行保姆式服务,一站式办理,大大优化了办件人员的工作量,做到了全程无接触式网上办理。

(二)有温度,规范行政执法检查

一是区政府批转同意了《江津区2023年防雷安全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将气象安全纳入江津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目标考核体系。二是联合区应急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并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函告相关监管部门,压实监管责任。组织召开江津区2023年防雷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职责。四是强化防雷安全责任体系建设,重点梳理全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并建立台账,明确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86次,出具整改33份,开展复查33家,消除隐患93起。在执法检查中不仅是发现隐患问题,更耐心的提出解决办法建议并帮助其整改,得到管理对象一致好评,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无投诉、复议等案件。

(三)强监管,持续曝光违法行为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建设,将气象部门市场监管事项全部列入清单,执法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全部入库。建立黑名单制度,随机检查情况及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每月执法检查情况在门户网站及时公示。

(四)修内功,加强队伍建设

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完成了2023年度全区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业务培训及知识竞赛,积极参加气象部门防雷安全技术业务考试,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理论知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2.行业主管部门的防雷安全监管意识较弱,需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压实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根据《江津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印发制定本局每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按照《江津区创建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对照《任务分工表》配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3.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推进气象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4.执法队伍是普法的排头兵,执法者的法律素养、法治理念代表了行业部门的法治形象,更是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影响着干群关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者的法治能力。

5.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新型普法方式,转化工作思路,继续发挥自身传播渠道优势,多途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传播法治舆论的正能量,切实提升普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