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气象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北碚区气象局 > 工作进展 > 本局工作

小康路上释放的“生态红利” ——重庆北碚气象助力生态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8-25 14:30  

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可在北碚区柳荫镇华新龙凤农家乐里却日日人气爆棚,老板邓汝刚卷起袖子和厨房的师傅们一道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这家农家乐的食材多以绿色种植、生态养殖为主,多数食材来自对面的柳荫农业气象科技园内。多年前,这里不过是个不起眼的贫困山村,看不到任何发展前景。自柳荫气象自动站在这里扎根后,便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驻足,这引起了邓汝刚的注意。“大家对气象仪器这么感兴趣,我就想着干脆打造一个农业气象科技园”,就这样,邓汝刚和北碚区气象局“场地+技术设备”的组合逐渐形成。

2019年来,区气象局以融入气象文化为切入点,依托“三农”项目,加大对园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百米气象文化长廊、44个气象文化宣传栏、1套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天气预警电子显示屏等,监测反映特色农产品斑鸠叶生长的大气温度、降水、大气湿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实时数据,确保农民及时准确接收天气实况并提前预防。

如今,这个集生态农旅和气象元素于一体的特色农家乐已远近闻名。“现在每天一个大巴车就拉四五十个人来,我们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还多亏了气象元素为我‘引流’呢!”每天的忙碌成了邓汝刚甜蜜的负担。

2019年,北碚区全年农业总产值20.7亿元,花卉苗木、休闲观光等特色效益农业产值比重达73%,休闲农业示范园等27个,有效期内认证农产品92个。一系列数字离不开“气象”的功劳。气象助力生态扶贫的效益不仅在生态农业上成效显著,在生态旅游上也在日益凸显。

青山如黛,碧水如练,来到温塘峡西岸,便知缙云山近了,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片“森林氧吧”。这里山水相依,负氧离子丰富,平均气温比主城区低3~5度,生态是其最亮眼的底色。

作为重庆主城“肺叶”的缙云山,一直以来都是重庆市民“微旅游”的最佳去处之一,可近年来缙云山保护区内侵占破坏生态、酒店揽客乱象、沿途商户违章搭建等问题日渐突出。保生态、拆违建、治乱象、扩公路......一场“铁腕治山行动”在2018年悄然打响。

而早在“治山行动”前,北碚气象部门就已敏锐的嗅到重峦叠嶂的地势景观及人流如织的巨大客流暗藏着的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风险。常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已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北碚区(缙云山)林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示范工程应运而生。

该示范工程由北碚区气象局联合区林业局、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南大学共同研发完成,以北碚区(缙云山)林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为载体,通过建立林业气象灾害和风险点数据库,开展针对缙云山风景区特色风险点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预报预警,此外,还增加了人流、车流、停车位等实时监测的智慧旅游服务。该工程采用探针探测、图像识别、智慧商圈分析、大数据分析、手机智能控制大屏、预警发布手机签批等技术手段,坚持需求牵引,契合服务对象关切增加“缙云旅游”功能版块。实现由被动减灾向主动防灾转变,将林业气象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做到生态风险提前规避,生态灾害危险提前防御,致力构建缙云山林业气象服务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好了,发展就不愁。

立夏以来,缙云山迎来了市民避暑纳凉的旺季。“环境变好了,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基本每个周末都满房。”缙闲居民宿老板刘武笑得合不拢嘴。像刘武一样的商户还有很多,随着缙云山的“改头换面”,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居民点环卫、绿化等生态保护就业服务岗位,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在奔向小康的征程上,北碚区借力立体气候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了发展动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